文王之子历经十年,梳理出中国诗歌文脉,成就了《中华文脉:中国诗歌文学经典赏读》系列丛书。另一条文脉:《道可道:中华哲学文脉》(暂定)正在写作中。
作者十年沉淀,梳理出完整明晰的中华诗歌脉络。以时代分割,分为诗经、乐府、唐风、宋韵、元音、昆曲六本。
(1)文化介入:不把诗歌当作单纯“文学作品”赏析,而是放在诗歌发生的历史现场,放到整个时代的文化中去审视,让读者明白: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,艺术审美是何种,诗人对诗歌审美的理念是怎样的,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如何。
(2)情境介入:诗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创作的。从诗人的创作主旨出发,让读者明白:诗人此时的境遇,心境,所处环境,写作倾向,写这首诗,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观念。
(3)全景介入:除了文化背景介绍,对诗歌文本也详细解读。生僻字注音解释,诗歌全句进行详细讲解并翻译,让读者通过解读无障碍理解诗歌。最后部分还增加白话诗文翻译,更有诗韵意蕴。
(4)理论介入:站在文化高度和理论层面对诗歌进行解读赏析,不仅剖析诗歌的艺术风格,同时灌注传统文论思想,润物无声,浸润其中。让读者不知不觉,提升诗学赏鉴水平。
诗歌最早出现在《尚书》,是礼乐教化的产物。诗以载道,诗以录史,诗经、乐府都是礼乐文明的呈现,唐宋元诗词,同样是文化、审美风尚的产物。如诗经最简单的《芣苢》,今天都被当作农事诗,描写一群妇女采摘车前草的劳动场面。作者从周代文化角度,指出这是一首“祈子”的祭祀诗。这种高度,颠覆我们对诗歌的传统认知,直达诗歌线)颠覆我们对诗歌的解读认知:
《击壤歌》人人都会。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凿井为饮,耕田为食。帝力于我何有哉”,作者却从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”的理念出发,指出这是一首“无为而治”的诗。这样的文化解读,在这套书中比比皆是,刷新我们对诗歌的认识,对传统诗歌阐释有很大的颠覆性。
一些流传下来的名诗歌,主旨和内涵一直没有解决。上古《卿云歌》无解;南朝《西洲曲》被称为诗歌史上的“哥德猜想”;汉乐府《战城南》至今无解;还有一些涉及思想理论的玄言诗、理学诗等,都给予解读,破除了这些“解不出”的诗歌谜题。
中国文学史上很多诗歌,如上古《卿云歌》等,解读赏析还是空白。元代大量诗歌由于历史原因“重曲轻诗”,也长时期被忽略。昆曲曲辞的解读也是如此。这个系列将重点诗歌都纳入解析范围,使之完整浑然进入读者视野。
1 好书·新书 《中华文脉——中国诗歌文学经典赏读》带你回到诗歌产生的历史现场,领略华夏文明的盛世元音 .上观新闻.2023-11-20 [引用日期2023-12-08]
标签: 珍珠鉴赏